細菌是一種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單細胞微生物,是地球上已知最早的生命形式之一。細菌有成千上萬種,是自然界分布最廣、個體數(shù)量最多的有機體,是大自然物質(zhì)循環(huán)的主要參與者。

大部分細菌是如下三類:桿菌是棒狀;球菌是球形(例如鏈球菌或葡萄球菌);螺旋菌是螺旋形。另一類,弧菌,是逗號形。細菌的結構十分簡單,原核生物,沒有膜結構的細胞器例如線粒體和葉綠體,但是有細胞壁。根據(jù)細胞壁的組成成分,細菌分為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。
約80%的細菌對人體都是無害的,有些甚至對我們?nèi)梭w有益,但是引起疾病的致病菌會產(chǎn)生破壞細胞的毒素,它們很有可能會導致其他嚴重疾病。一些細菌成為病原體,導致了破傷風、傷寒、肺炎、梅毒、食物中毒、霍亂,甚至是肺結核。在植物中,細菌導致葉斑病、火疫病和萎蔫。感染方式包括接觸、空氣傳播、食物、水和帶菌微生物。當疾病達到一定的嚴重程度時,這時就需使用抗菌藥物治療。

抗菌藥物一般是指具有殺菌或抑菌活性的藥物,包括各種抗生素、磺胺類、咪唑類、硝基咪唑類、喹諾酮類等化學合成藥物??咕幬锏淖饔脵C制主要是通過特異性干擾細菌的生化代謝過程,影響其結構和功能,使其失去正常生長繁殖的能力,從而達到抑制或殺滅細菌的作用??股刂饕獙毦袣缱饔?,通過破壞細菌細胞的結構,如細胞壁、細胞膜、改變內(nèi)部代謝、阻礙核酸和蛋白質(zhì)合成等,進而達到殺滅細菌的目的。
生物堿是從植物中分離出來的含氮雜環(huán)化合物,具有數(shù)量眾多,結構多樣性和復雜性等特點。根據(jù)化學核心結構的不同,可將生物堿分為異喹啉類、喹啉類、吲哚類、哌啶類等。生物堿是一種潛在的新型天然抗生素,具有廣泛的抗菌譜、較少的不良反應和較低的耐藥性,其主要抑菌機制包括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、改變細胞膜通透性、抑制細菌代謝、抑制核酸和蛋白質(zhì)合成等。
中藥毛莨科植物黃連中的抗菌消炎的物質(zhì)基礎主要是其中所含的小檗堿、藥根堿、黃連堿和巴馬汀,這4個異喹啉類生物堿都具有廣譜的抗菌活性 ,特別是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 具有較好的抑制作用,其MIC(最低抑菌濃度) 值在125~500μg/ mL。
在小鼠感染大腸桿菌動物實驗中,小檗堿能夠上調(diào)吞噬大腸桿菌的巨噬細胞表達caspase-1p 10和IL-1β,從而激活AMPK通路,同時,還可以激活AMPK介導的巨噬細胞自噬作用,產(chǎn)生抑菌效果。除了激活AMPK通路,小檗堿通過抑制機體MEK/ERK MAPK通路,抑制病原體的RNA和蛋白表達,從而抑制病原體感染人體。小檗堿還能夠與巨噬細胞中溶菌酶的色氨酸相結合,形成復合體,并且氧化色氨酸,激活巨噬細胞氧化應激反應(ROS),發(fā)揮其抑菌功效。
小檗堿對多種微生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,尤其是對革蘭陰性菌中的痢疾桿菌效果明顯。近年來,小檗堿的抗菌作用也被越來越廣泛地運用到其他臨床治療中。
參考資料:https://www.x-mol.com/paper/1372970227822182400/t